天气与日历 切换到窄版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中国膜结构网
十大进口膜材评选 十大国产膜材评选 十大膜结构设计评选 十大膜结构公司评选
查看: 4|回复: 0

膜结构技术规程 CECS158:2015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15:23
  • 签到天数: 69 天

    [LV.6]常住居民II

    410

    主题

    167

    回帖

    2704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积分
    2704
    发表于 2024-6-22 09:46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4??材????料4.1??膜????材4.1.1??本规程包括目前常用的三类膜材,G类、P类和新兴起来的E类。????ETFE(ethylene?tetra?fluoro?ethylene)是一种高分子材料,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。薄膜可通过高温熔化ETFE颗粒后经挤压成型得到,用于建筑屋面或墙面材料时其厚度通常为(80~300)μm。ETFE膜材具有透光率高、抗老化性、自洁性好等优点,适用于对透光率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物。但由于其强度低,可应用于较小跨度的单元。考虑到应用日益增多,本次修订增加ETFE膜材作为E类。????由于膜材的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对膜结构实用性和寿命影响甚大,因此应根据使用功能合理选择膜材类型。4.1.2??涂层织物膜材可采用不同基布和涂层材料构成,目前各国生产的膜材种类很多,且新的品种不断出现,采用现行行业标准《膜结构用涂层织物》FZ/T?64014规定的标识方式便于选用和区分。G类和P类膜材以“基布纤维/涂层材料/防污面层”的英文缩写字母表示。例如:????——P/PVC/PVF:聚酯纤维织物/聚氯乙烯(PVC)/聚氟乙烯(PVF)????——P/PVC/PVDF:聚酯纤维织物/聚氯乙烯(PVC)/聚偏氟乙烯(PVDF)????——P/PVC/TiO2:聚酯纤维织物/聚氯乙烯(PVC)/二氧化钛(TiO2)????——G/PTFE:玻璃纤维织物/聚四氟乙烯(PTFE)????不同膜材的耐久性、自洁性、透光性、热融合性、柔韧性有较大差别,可根据膜材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选用,也可按现行行业标准《膜结构用涂层织物》FZ/T?64014的规定进行检验。4.1.3??涂层织物膜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基布纤维的粗细和纱线根数,工程中习惯以厚度和重量的不同加以区分。由于对膜材的强度尚无条件进行科学的统计,本条仍采用原规程对膜材的归类,即将G类和P类膜材分别划分为六个不同强度级别,将强度单位规范为N/5cm,并赋予简单代号。在选择膜材料时应以强度指标为主,材料厚度、克重作为参考指标,综合考虑自洁性、耐久性、经纬向弹性模量差异、透光性等其他物理指标采用。????考虑工程中6μm玻璃纤维基材的G类膜材仍有应用,此次修订保留了6μm玻璃纤维丝,由于其柔性较差,在膜材加工、运输、安装过程中发生不可避免的折叠时,会出现较多的玻璃纤维丝断裂现象,导致膜材有效强度的降低,因此,对于大型或复杂膜结构不应采用6μm玻璃纤维基材的PTFE膜材。????膜材生产企业通常用破断强度现行行业标准(《膜结构用涂层织物》FZ/T?64014称为断裂强力)表示膜材的极限承载力,应该是经过统计而得出的保证率为95%的标准强度值。本规程将其表述为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,为的是与各种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。对于强度保证率不确定的膜材,其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《膜结构用涂层织物》FZ/T?64014试验所得出的断裂强力确定,并按测试值减小5%使用。4.1.4??通过对两个生产厂家、5种厚度(80μm、100μm、200μm、250μm、300μm)、总计300根试样的单轴拉伸试验,得到室温条件下保证率为95%时的第一屈服强度、第二屈服强度以及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。单向拉伸试验表明,ETFE膜材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拉伸性能基本相同,设计中可将ETFE膜材按各向同性材料处理。不同厚度的材料强度差异不大,无须再细分级别,设计中可根据结构承载力要求选用不同厚度膜材或膜材层数。????研究表明,E类膜材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经历了两个比较明显的刚性转折点(图2中B点和C点),分别定义两个转折点为E类膜材的第一屈服点和第二屈服点。第一屈服点B之前应力应变呈近似直线关系,可以认为材料处于弹性状态。经过B点后,应力应变曲线仍保持近似直线,但直线的斜率迅速减小,可以认为材料发生屈服。当应力超过第二屈服点C后,材料迅速被拉长,随着应变的大幅度增加,逐渐出现应力强化并最终断裂。试验统计结果还表明,第一及第二屈服强度数据标准差较小,屈服强度是描述E类膜材强度值的可靠指标。图2???E类膜材单轴拉伸曲线????高温环境下E类膜材强度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。试验表明,当温度从20℃升高到40℃时,E类膜材的屈服强度与破断强度将下降约20%。由于膜结构强度主要受风荷载控制,暴风时气温一般不会达到40℃,因此仍可按室温时的强度值进行设计。当ETFE膜结构经历持续40℃以上高温时,需进行膜材强度试验并在设计中对强度值进行折减。本规程附录B规定了试验确定E类膜材第一及第二屈服点的方法。4.1.5??涂层织物膜材是正交异性的粘弹性体,具有明显的非线性,研究表明其弹性常数不仅受纤维材质、粗细、编织方法和涂层性质影响,而且与所加的荷载、加载历史以及经向、纬向张力比有关,理论上对其规格化是非常困难的。因此工程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工程、具体膜材通过试验确定。国内外研究多认为双轴拉伸试验更符合膜材的受力情况,建议采用正交比例加载,进行重复拉伸试验确定其弹性模量。因此,本条规定由生产企业提供或通过试验确定,本规程附录C给出了具体的试验方法。????各国规范均认为通常膜面应力仅用到膜材极限抗拉承载力的1/10~1/8,大致处于膜材应力-应变曲线初始近似线性段,第二类荷载效应组合下也不允许超过膜材极限抗拉承载力的1/4(意大利:3.75,加拿大:4,英国:≥4,美国:4,日本:3.5)。因此,根据G类膜材经向、纬向各380条,P类膜材经向、纬向各244条单轴拉伸试验得到的膜材应力-应变曲线,取初始近似线性段的斜率作为弹性模量,可得出G类膜材经向约在600~4000,纬向约在230~2000;P类膜材径向约在490~1600,纬向约在220~1000。表1所列为其平均值,设计时可以参考。应该指出,研究表明单轴拉伸试验的结果会略小于双轴拉伸试验的结果(5%~10%);另外,第二类荷载效应组合下膜材可能会处于超过1/8极限抗拉承载力的工作状态,P类膜材的弹性模量会有一定程度降低,设计时需注意。表1??涂层织物膜材的弹性模量4.1.6??由于E类膜材可以认为是各向同性材料,本条给出了经向单轴拉伸试验统计确定的E类膜材弹性模量和泊松比。????E类膜材单轴循环拉伸试验表明,当应力小于第一屈服强度时循环拉伸不会发生残余应变,而当应力大于第一屈服强度时,循环拉伸将会使材料发生残余应变。300条E类膜材试样单轴拉伸试验得到的第一屈服强度均值为18.4MPa;另一方面,按本规程第5.3.6条规定的E类膜材设计强度值按结构形式及荷载组合为9.1MPa~18.8MPa,即E类膜材的工作状态基本上处于第一屈服强度以内,可按线弹性分析。因此,本规程取第一屈服点B之前应力-应变曲线近似直线的斜率作为设计用弹性模量,可按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。如果E类膜材处于超过第一屈服强度的工作状态,其弹性模量会有一定程度降低,设计时需注意。4.1.7??抗撕裂强度、抗剥离强度是反映织物类膜材质量的重要指标,因此本次修订新增此条,并参照现行行业标准《膜结构用涂层织物》FZ/T?64014的规定给出了不宜采用的下限值,条文中“乘以1cm”仅是为了从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单位N/5cm转换为抗撕裂强度通常用单位N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膜结构技术规程 CECS158:2015
    中国膜结构网打造全中国最好的膜结构综合平台 ,统一协调膜结构设计,膜结构施工,膜材采购,膜材定制,膜结构预算全方位服务。 中国空间膜结构协会合作单位。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Archiver|手机版|中国膜结构网|中国膜结构协会|进口膜材|国产膜材|ETFE|PVDF|PTFE|设计|施工|安装|车棚|看台|污水池|

    GMT+8, 2024-7-1 05:37 , Processed in 0.062441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    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